采购
产品
供应
企业
一、运行态势:稳中有升,细分领域亮点突出
2024 年,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,在工业领域稳增长中发挥了 “压舱石” 作用。从增加值数据来看,其同比增速连续 15 个月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 。2024 年 10 月份,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.6%,高出工业平均增速 1.3 个百分点;1 - 10 月,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 34.0%,这一成绩的取得,得益于国家政策的积极推动以及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。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,为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创新、产业升级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,推动了行业的稳健发展。
在细分领域,新能源汽车、机器人、船舶等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。新能源汽车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,发展迅猛。2024 年 10 月,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 48.6%,增速创下 2023 年 5 月以来的新高。行业在电池技术、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,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,形成了一个庞大而活跃的产业生态。机器人行业随着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进步,在工业生产、物流、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。工业机器人提高了生产效率、降低了人力成本,服务机器人则在医疗、教育、家庭服务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,推动了装备行业的智能化升级。船舶行业在国际市场需求回暖以及国内船舶制造技术提升的背景下,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。大型集装箱船、液化天然气船等高端船舶的建造技术不断突破,我国船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增强,绿色环保船舶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。
二、市场状况:供需两端分化,内需外需各有挑战
(一)供给端:政策驱动产能优化
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,为装备制造业的生产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在设备更新政策的推动下,企业积极淘汰落后产能,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,进行工艺更新、数字赋能和绿色转型。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,也促进了产业的升级换代。例如,一些传统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引入数字化生产线,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监控和精准控制,生产效率大幅提高,产品次品率显著降低。预计 2025 年,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将继续保持回升向好的态势,整体供给效能将进一步提升。
(二)需求端:内需稳健,外需存忧
内需方面,自 2024 年 2 月起,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,2024 年 1 - 10 月同比增长 16.1%,增速比 2023 年同期快 9.5 个百分点,有力地拉动了装备制造业的内需增长。随着 “十四五” 规划收官之年的到来,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、改革举措和工程项目的全面推进,装备制造业的内需释放空间仍然较大。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、制造业升级等领域,对装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。例如,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,5G 基站建设、数据中心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通信设备、电力设备等装备支持。
外需方面,2024 年 1 - 10 月,装备制造业出口货值达 9.2 万亿元,占工业出口比重超七成,出口增速为 3.1%,保持了稳定增长。然而,展望 2025 年,外需形势不容乐观。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预测 2025 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持续放缓,增速预计为 3.2%。同时,贸易保护主义抬头,美西方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贸易限制措施不断增多,将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出口造成一定压力,预计出口增速将有所放缓回落。比如,美国、加拿大、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等装备产品提高关税,加强对企业 “绕道” 出口审查,这使得我国相关企业的出口成本增加,市场份额受到挤压。
三、效益表现:整体增收不增利,行业分化明显
从装备制造业整体看,2024 年 1 - 9 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3.2%,利润同比下降 0.2%,呈现出营业收入增长利润下滑的现象。这主要是由于产业内卷加剧,装备产品价格延续下行态势,同时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周转压力。以光伏行业为例,硅料、硅片、电池片和组件端等环节价格全线大幅下跌,严重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。此外,应收账款和企业库存持续攀升,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加大,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,也削弱了企业的投资扩产意愿,对行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。
然而,不同细分行业的效益表现存在明显分化。一些新兴领域和高端装备制造行业,如新能源汽车、航空航天装备等,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增长,仍然保持着较好的盈利水平。而一些传统装备制造行业,由于市场竞争激烈、技术更新缓慢等原因,效益表现相对较差。
四、竞争格局:国内竞争激烈,国际竞争加剧
在国内市场,装备行业竞争激烈,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。大型国有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、技术研发能力和品牌优势,在一些关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。例如,中国中车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,其产品和技术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市场。同时,众多民营企业也在不断崛起,通过专注于细分市场、创新商业模式和技术,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。一些民营的智能装备制造企业,在工业机器人、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和市场份额增长。
在国际市场上,我国装备行业面临着来自全球的竞争。一方面,我国装备企业凭借成本优势、性价比优势以及不断提升的技术水平,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,特别是在 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,我国的铁路建设经验和装备制造能力为国际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,如我国的高铁技术和装备在东南亚、中东等地区的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。另一方面,国际知名企业也在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,对我国装备企业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。美国、德国、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装备制造企业在高端装备制造、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,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。
当前装备行业在运行态势上稳中有升,细分领域亮点突出,但在市场供需、效益表现和竞争格局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。未来,装备行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、产业升级、优化市场布局等措施,提升自身的竞争力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政府也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优化产业发展环境,助力装备行业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。
声明: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与本站联系删除。